过桥米线是怎么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3:23:52

有一个关于过桥米线的传说,说是有一个古时候的读书人为了应考而在深山中寡居苦读,他的老婆天天从山外给他送吃的进去。但是,山路不好走,又很远,等饭送到了都凉了。他老婆担心他长期吃冷饭会得胃病,就想了个办法让他能吃上热饭。她把汤和米线分开来盛放,送进山里时,油汤的热气还没散尽,米线下在汤里,正好可是吃一顿热食。再加水这个聪明的老婆每天送饭都要过一座桥,于是乎这道菜就叫“过桥米线”了。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书生在云南南湖的湖心亭苦读书,他的妻子每天都要过一座桥给这个书生送饭。有一天,妻子觉得丈夫很辛苦就炖了只鸡放进土罐里准备送给丈夫吃,可是中途有事便耽搁了,等回来才发现土罐里的鸡还是热的,打开一看,发现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黄油,于是就用鸡油烫米线给丈夫吃,书生吃后赞不绝口。因为妻子每天送饭都要从南湖的桥上过,所以书生起名为“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盖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童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经过历代滇味厨师不断改进创新,"过桥米线"声誉日著,享誉海内外,成为滇南的一道著名小吃。

走过一座桥就能吃到大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