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高手能分析一下下面这个营销案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03:23:12
1994年,属民营企业的重庆高科自控技术发展总公司总经理王克作出了一项被人称为“疯了”的大胆决策:兼并重庆渝江饮料厂。当年7月27日,兼并顺利完成,该厂更名为重庆大自然保健饮品实业公司,民营企业家王克当上了这家国营企业的老板,成了重庆第一个吃“兼并”螃蟹的人。

然而,王克兼并的主要目的不是生产冰糕而是生产保健饮品。此时,他把目光“聚焦”在能走进千家万户的饮料——火锅茶(保健茶叶)上。王克说:“饮料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也不是钢板一块,完全没有缝隙可钻。”他满怀激情地说:“残酷的市场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机遇。现在,没有一种饮料与重庆最富特色的饮食文化——火锅相结合,以麻辣烫闻名于世的重庆火锅正需要一种清热、解毒、健胃的饮料,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兼并渝江饮料厂后,大力开发生产火锅茶,让它走进千家万户,并伴随香喷喷的重庆火锅走向全世界。”

火锅茶是王克兼并渝江饮料厂的主要目的和主要生产项目,是他在兼并后运用的“得意之笔”,该计划于1994年10月正式付诸实施。

王克采取的是“先打广告后生产”的现代化营销策略。首先用20万元买了火锅茶专利,后又花了近50万元进行广告宣传。自在南岸招商会上初露头角后,“火锅茶”一直在电视、报纸上进行广告“轰炸”,并又多次在解放碑放飞气球进行抽奖。一时间,“健牌” 火锅茶响彻整个山城,几乎家喻户晓,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在广告推进的同时,王克将加工生产的火锅茶,按100克一盒分装,一盒10袋,以每盒价格8-10元的价格铺到了大小门市及商场里,然而五个月内几乎全部退货,公司因此损失了数十万元。火锅茶未按照王克的设想“走进千家万户”。

记者就兼并一事与王克作过长达5小时的采访,王克认为,现在说火锅茶已经失败为时尚早,他仍然有信心让火锅茶东山再起,他说:“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深入的宣传,我相信火锅茶可以走入千家万户。”

“按100克一盒分装,一盒10袋,以每盒价格8-10元的价格铺到了大小门市及商场里”

第一,我认为这样的包装是很失败的。他应该学习“王老吉”,以罐装饮料为包装。他这个思路其实很像“王老吉”凉茶。

王老吉现在能够响彻大江南北,他有2个成功之处:第一,改变包装。最早的王老吉是把草药配成药包,顾客需要喝的时候自己煮茶,这个其实很不方便,尤其是对现代生活节奏的人。第二,广告词的改变。王老吉最初的宣传就是“凉茶”,但是凉茶这种说法只有岭南人才知道,所以销售严重受制约,后来广告词改成了“怕上火喝王老吉”,全世界只要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都知道“上火”是怎么回事,所以王老吉销路大开。

回到火锅茶,我认为他的广告没问题,是中国人都知道火锅。但是包装成袋装都有问题了,火锅本来就烫,谁愿意再沏一杯热茶,等到凉呢?包装成罐装或者瓶装的茶水,这样消费者喝着肯定方便。受欢迎

第二,我认为,他的销售渠道找得不好,火锅茶顾名思义,吃火锅的时候喝的。它应该出现在最需要它的地方,不是吗?厂家应该直接销售给大大小小的火锅店,再给他们让几个点的利。让他们帮你大力向吃火锅的人推荐,肯定有效果。要知道火锅的主要消费群体是成年人,消费的场所是火锅店。你放在超市里,有几个人会吃火锅之前想着还要去买下火锅茶?

综上,出现在火锅店菜单上的瓶装、罐装火锅茶,再加上店员推荐“清热、解毒、健胃”,只要价格合理,我想我作为消费者一定愿意试试。

创意非常好,但王克就对商品的大面积退货搞清楚原因,是因为消费习惯,价格,口感,配方,包装等等哪个方面的原因,搞清楚之后再做决断。

这个产品失败是必然的!!
1,目标单一。(吃火锅的消费群体)
2,诉求单一。(吃火锅用的)
3,功能单一。(消火)
4,包装单一。(冲泡型)
5,销售模式单一(酒店)
分析:如果我不喝回怎样?如果我喝了会如何?以前怎样,将来如何?

我看来这个产品的升值潜力很大。广告的宣传也到位了,只是在宣传与产品在铺货的过程有问题。
在广告推进的同时,王克将加工生产的火锅茶,按100克一盒分装,一盒10袋,以每盒价格8-10元的价格铺到了大小门市及商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