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是岳飞写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47:21
就是“怒发冲冠”那个。
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但也有人认为不是。
个人觉得风格不像。
大家觉得呢?
要有确切的根据!
qiuxue32,岳飞说那话是很平常的事,他是抗金名将,当然要这么说,恐怕不能作为凭据吧?

静静爱出走,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要这个有用的,跟岳飞的地位和形象没关系。

说得都很好,但也都不很有力。岳飞确实有理由写这首词,但后世尊崇他的人千千万万,为何就不能冒充呢?

另外,请看这首词: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同是抒怀,风格是不是相差太远了?

qiuxue32 ,你那是历史还是小说?小说我也能写。请给个有力的历史证据。

请各位仔细看题!我没有怀疑岳飞的历史功绩!求证这个只是要给自己的一篇议论文找个证据!
请给出确切的历史依据!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我至今给不出一个确切的答复,但是你所引的词与满江红所阐述的主题思想是一样的.
满江红中所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本来就可能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描述征战辛苦,一身土一身泥为的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另外一种思想就是为了恢复河山,功名荣辱无关紧要,如土如尘,但是分析诗词必须结合上下文来看,上文写的是仰天长啸,说明什么?说明因为忙于军事非常疲累,显然是第一种意思,下文是什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那意思就很清楚了,显然是为了功名,当然这功名不是赚大钱当大官取美女,是为了实现统一国土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再苦再累也值得,所以才会在词中对别人说不要蹉跎岁月,要抓紧奋斗.
而小重山中的思想显然也是为了功名再苦再累哪怕死也值得,我看不出和满江红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当时的情形朝中大臣腐败昏庸,真正和岳飞谈的来就那么几号人,韩世忠夫妇就是他的知音,就是差点把兀术搞死在黄天荡的那对夫妇,可惜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剩下的一些农民起义军也抗金,可岳飞他是兵,农民起义军那时候叫贼,也不可能在一起,所以岳飞说知音少,一旦受到什么挫折,真正的知音都在四处抵御外侮,只剩下自己一力承担,所以是弦断有谁听,其实岳飞是借琴说事,会不会弹琴谁知道?他从小是练武出身的,什么时候练的琴呢?只能说是借琴说事,不是真的弹琴弹到弦断.
满江红究竟是谁所写这问题至今是没有答复的,否定者的意见无非有以下几点:其一、岳飞应该直捣黄龙的,但满江红写的是什么?踏破贺兰山阕,反而与当年北宋狄青抗击西夏的行军路线是一致的。
其二、岳飞死后未发现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他的另外一首满江红“再归来续汉阳游骑黄鹤”到是有确凿的记载的,到其孙岳珂,也从未向人展示过该词,自己也不知道。
其三、满江红(怒发冲冠)出现于明中叶,之前关于其出现是一笔糊涂帐,现在唯一可能说明问题的永乐大典基本上不能说明了,散失严重,残缺不全,永乐大典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要找满江红(怒发冲冠)什么都没办法了,只能靠它,现在它也靠不住了,你说有什么办法?我是想不出来的。
历史上有太多的疑问和迷题,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新鲜为了好玩,出于一种猎奇的心态去追寻,那么这种学风是病态不健康的,我对历史上的问题一贯态度是讲得清的就讲,讲不清的不要浪费人民的金钱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