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动物世界母子知情的作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1:20:45

动物亲情启示录

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一书中对“亲”字注文曰:“父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谓之亲。”父母对子女那种呵护有加的感情和行为,即为人们常说的亲情和行为,即为人们常说的情。但是,我们在这里将要叙说和谈论的,却是某些动物的亲情。因为某些动物既错综复杂又奇趣良多的亲子行为,对我们培养和教育子女,很有启发,值得借鉴。

马哈鱼

非洲大陆四周的广阔海域中,生活着一种大马哈鱼。它的孩子出生以后,最先得到的食物却是自已生身母亲的内体。它们的母亲在自己孩子吮吸和撕咬自己的血肉时,只是极其痛苦地在海水里翻腾,却从不作出丝毫的反抗。大马哈鱼为了孩子的成长,只能在众多孩子的撕咬之下,把自己的一具骨骸沉于海底.....

大马哈鱼对孩子的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孩子对母亲的残忍,岂不也同样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吗?

现实生活中,为了孩子的成长,任何一位母亲都会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一切——哪怕这种付出需要以生命为代价,她们也在所不惜。但是,付出和得到,从来就不是等值的。为人父母者,既需要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代价,也要教会孩子懂得回报。

狐狸

老狐狸为了喂饱出生不久的小狐狸,不辞辛劳,到处觅食,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偷盗猎人布在陷阱里的诱饵。而当小狐狸一旦长大,具有独自觅食的能力,老狐狸就豪不留情地将其赶出家门。如果有谁恋恋不舍,它就连抓带咬,将其逐走。

老狐狸的这种前后迥异的亲子行为,用心良苦,大自然是残酷的,弱肉强食,几乎随处可见。只有敢于闯荡的强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狐狸,只是一般的动物,尚且知道为子女作长远的考虑。人为万物之灵,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理应比狐狸更为……

青蛙

春天,如果兴趣到小河边、池塘边走一走,就会发现一群群黑色的小蝌蚪。随你怎么捕捉它们,它们的母亲都是不会出来保护的。如果你再细心一点,在水里看一看,偶尔能见到蟾蜍,即绝对见不到青蛙。青蛙和蟾蜍的孩子都是蝌蚪,它们对孩子的关爱都不算尽职,青蛙似乎又重了几分。难怪有人这样说:“青蛙爱它宝乖乖,怎么爱?生下扔掉不再睬。”

同为母亲,同为母爱,青蛙和大马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