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抗肿瘤药来曲唑有帕金森综合症的副作用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1:38:13
我母亲84岁,2006年6月检查患有乳腺癌,以后服用来曲唑药,每天一片,长期服用至今,2007年8月出现腿部僵硬、无力、行走困难的症状。近三个月来症状逐渐加重,走路步伐小而快,几乎无法行走,左侧肢体轻微静止性颤抖等典型帕金森综合症症状。我想知道长期服用来曲唑会有帕金森病症状的副作用吗?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综述了来曲唑的抗肿瘤机制、药效研究、临床前以及临床研究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来曲唑为新一代非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是一种口服的高选择性强效芳香化酶抑制剂。2.5mg来曲唑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优于标准治疗剂量的氨鲁米特和甲地孕酮。内分泌治疗或化疗失败后用来曲唑治疗的有效率为9%~36%,且毒副反应轻微。

  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地转移,用三苯氧胺治疗失败后,甲地孕酮和第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氨鲁米特便成为内分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毒副反应较重,不易为患者接受。10余年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来曲唑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非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其安全性优于氨鲁米特和甲地孕酮,可用于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来曲唑(letrozole)是第四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为人工合成的苄三唑类衍生物,化学名称为4,4´-(1氮-1,2,4-三唑-1-烃甲烯基)二苯腈,分子量285.31道尔顿。

  1 抗肿瘤作用机制

  来曲唑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消除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体内外研究显示,来曲唑能有效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而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主要来源于雄激素前体物质在外周组织的芳香化,故它特别适用于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

  2 临床前和药效的研究

  动物实验显示,雌性大鼠体内芳香化酶的抑制表现为子宫重量下降,体重增加,血清雌二醇浓度降低,血浆黄体生成素浓度增加,并可抑制大鼠的诱发乳腺肿瘤生长。半数有效量为0.001~0.03mg/kg,口服0.3~1.0mg/kg时即可达到最大效果。未发现致癌作用和诱变性。

  与第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氨鲁米特相比,来曲唑在体内的活性比其强150~250倍,在体外的活性比其强10000倍。由于来曲唑有高选择性的特点,尤其是它不危及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甲状腺功能[1],即使超过最大有效剂量范围,也未发现在体内和体外对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物质分泌有抑制作用。而治疗剂量的氨鲁米特可抑制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物质的生成,从而导致肾上腺增生。因此,来曲唑具有较高治疗指数。

  各项临床前研究表明,来曲唑对全身各系统及靶器官没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