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0:41:21
我想问一下,
就是封闭型基金转开放型基金,我的原来的基金融鑫转为国投瑞成长优选基金(工行托管),我进行了确权登记后,那笔基金转到了什么上面去了啊??是我的工行卡吗??我该去哪里赎回啊???为什么我去了工行之后,他们工作人员说我连基金帐户也没有,无法赎回,该这么办啊???怎么赎回啊?、??
谢谢!

我国已公布的2003年二季度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与中期报告显示,二季度17只开放式基金净流出份额超过了80亿份,2002年度公布了年报的13只开放式基金今年上半年净流出份额接近100亿份,净流出比例达27.8%。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我国开放式基金二季度投资组合与中期报告的研究可以看出,开放式基金赎回与现金净流出现象同时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笔者认为,消除一些认识误区,辩证看待我国开放式基金净流出问题更为重要。

  (1) 开放式基金赎回性质不应被夸大

  由于目前开放式基金信息披露的缺陷,我们从投资组合与中期报告信息披露中无法分类统计出报告期内申购数?包括直接申购、转换申购与分红再投资申购?和赎回数?直接赎回与转换赎回?,结果存在一种把基金赎回混同于净流出的错误认识,过分强调基金赎回,忽视了基金申购,结果造成一种假象,报告期基金是清一色的赎回,成为单边的空头市场,而无一申购,没有任一投资者看好基金走势,进而没有任一投资者看好基础市场走势,从而在性质上夸大了赎回问题的严重性,容易导致或引发整个基金市场或基础市场的恶性循环,这显然不利于尚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基金市场与基础市场后期的良性发展。事实上,以博时价值成长基金为例,上半年尽管基金赎回额达到了20.41亿元,但期间同时有直接申购8.42亿元,分红再投资930万元,净流出实际为11.89亿元。因此,改进信息披露,分类披露基金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情况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现金净流出与投资者结构无必然联系

  开放式基金是代表金融目标相似的个人和机构进行投资的工具。但目前普遍存在我国开放式基金遭赎回是基金销售过程中过分偏向机构投资者的认识,其例证是长盛成长价值基金,2002年8月发行时募集份数31.67亿元,户均认购份数超过了50万份,发行时明显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结果到2003年2季度末实际份额降为11.32亿元,净流出比例达64%。

  那么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基金就不会遭遇大量赎回吗?我们看一下发行时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湘财合丰系列基金,2003年3月发行时,募集份数26.30亿元,户均认购份数只有1.48万份,显然是典型的个人投资占了主体,结果如何呢?统计显示,今年二季度湘财合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