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笑记》的内容简介、主要人物、主题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13:54
《博笑记》的内容简介、主要人物、主题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各位看过该书的朋友请赐教,文辞请尽量简洁和清晰,谢谢。

如果没有这些资料的话,能提供该书在线阅读的地址或能将该书内容复制在此的也可以,谢谢。
请大家看清问题,谢谢.

能提供在线阅读网址的也可以.

麻烦你也看一下,你说的是本剧本集..怎么概括内容和人物啊,是10个独立小戏组成的集合啊...

艺术特色到是很明确,艺术上重音律、重形式,如关目、笑料、文字花巧等,内容却少思想深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要我怎么概括文集内容的无奈的分割线___________
《博笑记》
中国传奇剧本。明代沈璟撰。共28出,由10个独立的戏剧组成,取材于当时市井的传闻异事。每剧2-4出,采用时调[打枣竿]一曲多次重复,以加强滑稽效果。其剧目有《乜县丞》、《巫孝廉》、《卖脸人捉鬼》、《虎叩门》、《假活佛》、《卖嫂》、《贾妇人》、《义虎》、《贼救人》、《出猎治盗》。
剧作主旨在惩恶扬善,宣扬封建道德,人物描写单薄,情节简单,类似活报剧。其中《乜县丞》较为出色。
《博笑记》包括十个小戏,其中如《乜县丞》写地方官吏和绅士的颟顸,《假和尚》揭露和尚的狠毒,《贼救人》写结义兄弟的争财相杀,有一定现实内容。但作者的认识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他写这些戏又只为诙谐取乐,因而不可能写得深刻动人。
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除重视音律外,还有宣传封建伦理的特点。沈璟的戏曲“命意皆主风世”,由于他们在统治集团内部曾经受到排挤,对统治集团里最腐朽的当权派怀有不满,因此在作品里还能抨击奸臣弄权,同情受排挤的士大夫,表扬一些重义守信的土子。其次是宣扬宿命论思想,这除了由神灵判断或仙官指点等惯用手法外,往往通过梦境来表述.

《博笑记》 明·沈景作。剧情是:乜县丞上任了,嘴里哼着小曲。衙役蒋敬告诉他唱“倒了韵”乜县丞以为咒他“倒运”十分恼火,把蒋敬轰走。这时秀才张铁来访,乜县丞把“张铁”二字读成“长铁”,闹了笑话。后来又看见礼单上写有“将敬”二字以为秀才就是被赶走的蒋敬,于是叫人把他抓住,张铁急忙逃走。接着乜县丞去拜访乡绅。在乡绅回房换礼服的当儿,乜县丞在前厅等候时睡着了,恰好乡绅也嗜睡,出来见县丞睡了,也跟着睡了。就这样,二人各自昏睡,互不惊动,直至黄昏。
现有《古本戏曲丛刊》影印天启本。
它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而对诙谐的重视,则使剧本中净、丑两种角色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在剧中出现得也比较频繁。剧本揭露、讽刺了各种社会丑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