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胶水会有黏合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0:11:57
仿佛上初中物理的时候好像是讲过,但是忘记勒 呵呵 希望给与解释。谢谢

我们的唾液并不像蟾蜍的唾液那样有黏性,我们杂志所用的纸张也不像邮票的“背胶”那样遇湿变黏。但是,有不少人翻书的时候喜欢用手指头蘸上点唾液,点钞时也往往喜欢蘸上一点水,这是因为湿的手指肚儿和纸张之间的亲密接触能够最有效地“翻页”。如果说书页之间不存在胶,那又是什么在起作用呢?其实,这没什么神秘的,不过是一个电子交换、移动和借用的问题——这里的胶就是唾液的水分子和书页分子之间的建立的一种联系,在相互交换了一些电子之后,由于正电和负电之间存在吸引力,这些分子聚合在一起,这就像从管中挤出才有黏性的其他黏性材料所起的作用一样。但是,胶水的世界不只是这么简单,还有许多令人惊奇之处。

胶合现象尽管看似简单,但是却有许多理论专门来解释物体表面(所谓的基底)的原子和胶之间发生作用的机理。可粗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可能是一种真正的嵌入。胶之所以能嵌进去,是因为任何物质表面都是粗糙的,尽管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

即使最光滑的物体,从弹子球到玻璃板,表面也都是粗糙的。当然,我们的触觉或视觉并不能感知它们的凹凸不平,因为这种不光滑是原子尺度上的,也就是埃(10-10米)的数量级。

这就是为什么说两个物体相接触时,它们实际上相互间几乎没有真正触及到,而只有极少数的原子能够“头碰头”。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个比例为1:10000,这意味着在一个小区域内如果有一个接触点,那么就会有1万个“真空”点。有一些胶正是利用了这些凹凸不平,因为它们慢慢渗入到这些微小的凹地,浸入到微小的缝隙之中,然后在要胶合的两个表面之间凝固,物体就像乐高玩具一样结合在一起。这种现象被称为机械黏合。

第二种是吸附黏合:一层极薄的胶水分子同物体基底的分子借助分子间的力(又称范德瓦尔斯力)连接在一起,溶剂一旦蒸发,这些分子就稳定下来,胶水凝固。这种联系被定义为电磁型的联系,就像手指肚儿一唾液一纸张的情况一样。

第三种理论是前一个理论的延伸,解释了胶水分子并不仅仅限于停留在基底表面,而是渗入到基底的分子之间,因此分子间的力在更深层发挥作用。

....
因为它是胶水...

分子间的引力作用.
这种分子间的引力作用距离大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