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犯与同案犯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5:04:16
同学叫他帮忙去打架,结果伤人至死。
事情起因是:同学的爸爸被死者打死,于是同学叫他帮忙报复。而他又叫了四个人。一起去找到死者并把死者打成重伤。死者是过了五六个小时后才死亡的。在此其间死者家人并没有对死者进行救治(死者是个精神病人)。现在问题是他被认定为是主犯二,可能判无期。而据律师(同学家请的律师,而他本人没有律师)讲他能拿一万块钱赔偿的话,就可能判十一二年左右。相反则判的比他同学(主犯一)还重(他同学赔偿了几万块钱)。求问:这样讲有道理吗?

主犯与从犯是在同一个共同犯罪的事实中,对于不同罪犯区别,目的是区分处罚的轻重。
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第二,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第三,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第四,从参加共同犯罪的强度来看,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而从犯的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
第五,从对犯罪结果的作用来看,主犯由于行为强度大或者技巧热练,通常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因;而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按照罪刑法定原则,你所说的情况是不可能的,还有就是他们所犯的罪应该是故意伤害罪,被判无期不是太可能,就算不给钱的话也应该是十一二年左右,建议还是请个律师为好,并且不管他被判多少年的刑都应该是要赔偿金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