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才以智为先还是以仁为先 中理想人才是指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5:38:59
理想人才以智为先还是以仁为先 中理想人才是指什么
有没有理想人才以智为先还是以仁为先辩论的资料啊?谢谢

我认为是以仁为先 古者云 一仁得治天下 其次在是以智,职业到德操守比较重要的 (我只是个小学生,我这么人为)以仁为先啊~
仁者爱人,就是仁爱的人。这个仁,在人来讲,就是仁慈的表现,有推己及人的思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身受之事,不要加在旁人的身上。如果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加在旁人身上,那就是不仁。
这个仁者,能吃亏、能忍辱。所谓“初而勉强,久而自然”——一开始时觉得别别扭扭、不舒服,可是时间久了,就成为自然,丝毫不觉得勉强。
这个仁,在事来讲,要有忍耐心,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所谓“事欲求精,须用苦功,功夫既到,触类旁通”,无论做甚么事情,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地步。怎样能做到?这就必须下一番苦功夫。甚么是苦功夫?就是一个“忍”字。忍字好像“心”上插了一把“刀”,要忍痛、要忍苦,一切都要忍。忍饥忍渴,忍风忍雨,忍寒忍暑,忍!忍!忍!——忍一切不能忍的事。对于一切事,勉为其难,要下苦功,功到自然成。那时,能闻一知十,开了智慧之窍门,对于事理豁然贯通,一目了然,无所障碍。
这个仁,又可当种子来讲。譬如种五谷一定要选择肥大的种子,禾苗才会强壮,到了秋天才有丰富的收获。这种知识,一般农人皆晓得。如果不选种、不耕耘、不灌溉、不施肥,到秋天就得不到收获——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在学校读书,也是一样的情形。在学校用功读书,把书的道理研究明白,当然就成为有用的人才。但读书不求甚解,敷衍了事混光阴,毕业后,无一技之长、无谋生之能,则成为家庭的包袱、社会的寄生虫,受人歧视。
种子可分为有情种子及无情种子。有情的种子能生出胎、卵、湿、化四种动物,无情的种子能生草木植物类和金石矿物类。有情众生,有情有性;无情众生,无情有性。所谓“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有情和无情的性是相通的,原是一个的。而无情是暂时无情,它要是能返本还原,也会变为有情。但是不容易,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返本还原的机会,这机会好像三千大干世界中一粒微尘那么小。又它虽然转为有情众生,也都是低级的动物,如孑孓虫蚁一类的众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