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颔联妙在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22:28
颈联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哲理:唐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中评这两句诗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张说怎么对人说,可惜殷?没有交待,但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将这两句诗“手题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
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不管你愿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张说好提携后进,锐意改革,和他之欣赏此新旧递替之诗意,恐不无关系。这也许就是他要手题于政事堂的原因?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选有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次北固山下》。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人中,王湾算不上是有特出成就的一个。但他这首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却得到同时代诗人们的激赏。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介道:“诗人以来,少有此句。”而玄宗朝开元年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亦有“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盛赞。那么,这句令王湾在盛唐诗坛得以占据一席的名句到底作何解呢?苏教版教科书的解释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