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2:52:17
前段时间看了《货币战争》,有一个问题不是很明白。当内森购买了大量的英国公债为什么就等同于获得了英国货币的发行权,以及全国的货币发行量?
请问哪位高手能帮我回答一下?

(1)在《货币战争》一文中提到;当时英国国债以未来税收为凭证;这也意味着购买国债者;间接获得了征税的收益。

(2)从某种角度上讲;英国国债也是金本位货币制度。这种制度以流通中的纸币或债券可以兑换为黄金为核心。

(3)以现有的流通货币数量;全部兑换成黄金显然是不可能的。

1815年滑鉄卢战役后,滑铁卢一战使内森·罗斯柴尔德(Nathan Mayer Rothschild)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等於控制了英格兰银行,也主导了英国日后的公债发行

英国的公债就是未来政府税收的凭证,英国人民向政府缴纳各种税赋的义务,从此以后变成了罗斯柴尔德银行向全民的变相征税。英国政府的财政支出是靠发行公债来筹集的,换句话说,英国政府因为没有货币发行权而必须向私人银行借钱花,而且要支付8%左右的利息,所有本息都是以金币结算。当内森·罗斯柴尔德手里攥着具有压倒性优势数量的英国公债的时候,他实际上操控着公债的价格,左右着整个英国的货币供应量.

因为英国国债掌握在一人手中,等於英国用的都是向一个私人借来的钱,每年还要付他大量的利息,想摆脱就必须拿出金币买回国债(但英王没钱),其至还要借更多的钱,就只有屈服内森的银行,新发行的货币必须用国债作为抵押(否则形同法定货币,没有实质价值,当时还没有法定货币的概念);

英国政府如果有钱买回全部流通在外的国债,必须用金币或债主认同的等值货币买回注销,但因为流通的货币是用国债做为抵押,国债全注销了,那流通的货币一夜间变成空壳货币(没有支撑和抵押),就像你手上的支票兑不到现金了,变空纸,会失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