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国人办报高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19:59
关于近代中国两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介绍或者论述
论文的更好

(一)自19C70A兴起的国人办报活动,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走向高潮,打破了外报在中国新闻舆论界的垄断地位,使中国人的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因此,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的国人办报活动,史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特点:(1)报刊数量大;(2)办报地区广;(3)报刊品种多。
这次高潮的主流,则始终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维新为主旋律的政论性报刊。
(二)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近代报刊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与维新运动时期形成的第一次办报高潮相较,“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有以下几个新特点:(1)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2)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斗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3)办报地区有所扩大;(4)读者面大为扩大。

国人第一次办报 应该在北京<<中外纪闻>>或<<万国公报>>创刊
特点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创办了《万国公报》。《万国公报》自1895年8月17日开始正式刊行,为双日刊,每册有编号,无出版年月。报名与英、美传教士所办之报相同,因为上海广学会编的《万国公报》在政府官僚中行销有年,故袭用其名,以利推广。《万国公报》每册有论文一篇,长篇则分期连载,除转载广学会和其他报刊外,撰文未署名,实际出于梁启超、麦孟华之手。北京强学会成立以后,“先以报事为主”,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汪大燮为主笔。《中外纪闻》于12月16日正式刊行,双日刊,木活字印刷,每册注明出版年月,无编号,封面有紫红色“中外纪闻”四字。《中外纪闻》发刊一个月零五天,即遭封禁,但“译印西国格致有用之书”,在今存各册中,有《英国幅员考》、《西国铁路考》、《地球奇妙论》等。《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早期政治团体的机关刊物,它除选登“阁抄”、译载新闻外,又载“格致有用之书”,探讨“万国强弱之原”,提出言政敷治的建议,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新闻史上有一定地位。

第二次是《新青年》发表前后,以及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候
把分砸我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