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是怎么被发现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9:15:27
简单一点,我有急用。
有没有更简单的?

原子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原子结构发展史
前400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列特提出原子的概念。

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原子说。

1833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法拉第电解定律,表明原子带电,且电可能以不连续的粒子存在。

1874年,司通内建议电解过程被交换的粒子叫做电子。

1879年,克鲁克斯从放电管(高电压低气压的真空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1886年,哥德斯坦从放电管中发现阳极射线。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证实阴极射线即阴极材料上释放出的高速电子流,并测量出电子的荷质比。e/m=1.7588×108 库仑/克

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的油滴实验测出电子之带电量,并强化了“电子是粒子”的概念。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有核,且原子核带正电、质量极大、体积很小。其条利用(粒子(即氦核)来撞击金箔,发现大部分(99.9%)粒子直穿金箔,其中少数成大角度偏折,甚至极少数被反向折回(十万分之一)。

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分析了元素的X射线标识谱,建立原子序数的概念。

1913年,汤姆生之质谱仪测量质量数 , 并发现同位素。

1919年,拉塞尔发现质子。其利用α粒子撞击氮原子核与发现质子,接著又用α粒子撞击棚 (B) 、氟 (F) 、铝 (A1) 、磷 (P) 核等也都能产生质子,故推论“质子”为元素之原子核共有成分。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乍得威克利用α粒子撞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1935年,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建立了介子理论。

英文名:atom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人类最经典的、使用最为广泛的基本假设。原子的假设,可用来精确的解释物理学中力学、热力学、光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等几乎物理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同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用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