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灾的危害及例子说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5:57:34
黄河水灾的危害及例子说明

据史书记载,现行疆域中,历城县境内历史上决口计17次(含凌汛决口5次),属于民堰决口者3次,灾情不大,旋即堵复,有的虽属临黄大堤决口,但属于一般情况,堵复容易灾情不重。象这样的情况约计有11次。情况严重成灾较大的是1889年正月20日王家梨行决口。口门宽达1052米,身为7.5米,造成下游11个县(历城、章丘、齐东、邹平、长山、高苑、青城、滨州、蒲台、博兴、广饶)被黄水淹没。陈孟圈村张继良、潘延新两位老人目睹此景,他们形容说,洪水呼啸而来,淹没了村庄和大地,举目望去,一片汪洋,孩哭、娘叫、狗咬、鸡鸣,水上漂浮着衣物、家具、牛羊、尸体,真是看不敢看,听不敢听,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树木有的连根拔掉。刹那间村庄良田尽成泽国。黑水湾一带水深竟达14米。真可谓,黄水无情如猛兽,吞没黎民怎忍心。幸存着颠沛流离,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此决口于当年春堵复。
其次是骚沟与小沙滩决口,这次系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正月二十一日凌汛决口,口门宽约千米,水深三丈,受灾面积十余县(大体同王家梨行决口范围)。最后用秸扫双坝合龙,坝宽5丈,土堰子宽3丈5尺。

(1883——1938年)的55年间,现东营市辖境内,即有23个年份决溢成灾,共决溢70处,80个口门。
上述决溢,给沿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据有关府、州、县志记载,有:“黄河决溢,内河泛滥”“洪水横溢,庐舍为墟,舟行陆地,人畜漂流”的悲惨记载。据《再续行水金鉴》记载:“光绪九年(1883年)齐河至利津黄河7县决溢53处……,利津近海村庄,死伤居民甚众,有一家全毙者,有淹死仅存数口者,有房屋倒塌压死者,惨苦情况,不堪言状……”已救出数千口,唯无安身之处,大半露宿荒郊。又据《利津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二年(1895 年)流月二十二日,李家洼河决后,田庐坟墓尽皆淹没,甚有扶棺而走骇骨无存者,灾民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号哭之声闻数十里,……”。民国十年七月十九日利津宫家决口后,利津、滨县、沾化、三县受淹5400平方里,300余村受灾,所有灾民除稍有力者迁徙他乡不计外,无家可归露宿大堤者达6万人。“民国十七年二月二日,利津县右岸王家院至常庄约5华里大堤,有六处漫溢决口成灾,淹70余村,河东一带尽成泽国。”“民国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利津扈家滩大堤漫溢决口,水势浩荡,当年未堵,十二月凌汛又至,附近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