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分组记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24:35
我要这个词的概念解释

分组记忆

分组记忆法是很多英语学习软件所吹嘘的“特效”,在这些软件或电子词典的学习功能中,所谓“分组”,就是把单词按30至50个一组,分成许多个单元,一个单元接一个单元地记忆,熟记了一个单元,再开始下一个单元的学习,并且还得记住及时地复习旧单元的内容(怎么掌握这个“及时”?可没有人会教您!)。

分组记忆法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记忆的负担,提高记忆的效率,但分组减负法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形成“非正式关联效应”而产生“假记”现象(详见本页“如避免假记现象”专题论述,以及本站“方法秘笈”中关于“分组减负记忆法”的阐述)。

其实分组减负并不一定要按前述众多软件采取的方式,只要掌握了“分组记忆”的精髓,就能够灵活变通,达到更佳的减负效果而又不容易形成“假记”作用。笔者认为,分组减负的关键有两点:

控制每次的记忆量,避免一次大批记忆时产生的记忆内容前后交互制作用;

集中对小批量内容进行重复巩固,实现对各单元逐个击破。

基于上述认识,就不难理解笔者开发的“插卡循环”法和“攀崖运动”法天然具有“分组减负记忆法”的效果,而且不会产生“假记”效应。这是因为:

无论“插卡”还是“攀崖”,由于严格控制了学习速度并且其间有很多重复习巩固操作,因此一般一次记忆的内容不会超过50个,因而能够控制每次的记忆量;

无论“插卡”还是“攀崖”,都具有相当高的重复操作性,能够集中对小批量的内容进行重复巩固,只不过传统意义上的分组减负法,每个单元的单词是固定不变的,而“插卡”和“攀崖”的单元内单词是不断自动替换的,是在线“移动”的;

“插卡”和“攀崖”还能够很好地统筹温故和知新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兑现您的时间价值。

分成小组记忆

记忆的容量是5到9个组块。。。。。。把记忆的内容存储在组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