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讲的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9 07:26:02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的辉煌

  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袁行霈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该教材汇聚了国内19所高校的3O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知名学者参与撰写,是近30年出版的最优秀的文学史著作,体现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最新水平,有重大学术价值。
  全书共四卷、九编。九编分别是: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近代文学。其主要观点、学术贡献及理论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以及文学的审美价值。
  该书立足于“文学本位”的观点,紧紧围绕文学创作的主体,以及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方面的内容来阐述文学的发展历程。在充分注意其思想内容的同时,也充分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力求深入解释那些重要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为文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每个时期文学发展的新素质、新特点。如关于作家与作品之间关系的处理,该书力求改变板块堆积的模式,根据作家的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处理,尽量避免冲淡史的叙述线索,将作家放到文学史的历程中予以恰当的评价;同时也改变了将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分割开来的评述方法,力求将两方面完美结合起来总结其特色。
  二、史论结合,重点突出。
  该书运用史家的眼光观察和研究文学现象,突破了过去那种按照时代顺序,将一个个作家简单地排列在一起的模式,清楚地描述出文学承传流变的过程,避免了把文学史写成作家作品论的汇编。
  该书特别重视史与论的结合,在史的描述中加强了论的内容,增加了绪论部分。全书有一篇总绪论,各编之前也有一篇绪论。总绪论以宏观的眼光辨析文学史的任务、鸟瞰中国文学的演进、考察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探讨中国文学史的分期。各编的绪论对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殊问题进行论述。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社会文化与思想的演变、社会的风俗习惯、文人的生 活风貌和心理状态、文学的嬗变轨迹、新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特点、文体的兴衰、文学的承传、文学的思潮,等等,都有深人的论述与精当的描述。这样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史”的线索更加清晰,知识范围也更加广阔。
  三、增加注释、年表和研修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