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称印度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3:25:38
如题

我国最早知道有印度的人是汉朝的张骞。他经过西域后回国向汉武帝报告,他在大夏(现在阿富汗一带)时,看见有四川出的竹杖和布,问是从哪里来的,当地人说是商人从“身毒”国贩来的。这“身毒”就是现在的印度,“身毒”显然是译音,到了东汉时,又把它译为“天竺”,此名虽雅,但音略有差异。
最后把“身毒”定译为“印度”的,是不辞劳苦到西天取经的唐朝高僧玄奘。他在《大唐西域记》里记曰:“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玄奘不但译得准,而且译得也雅。他说“印度”二字在汉语中含有轮回不息、如月照临的意思。印度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常把自己的国家称为“婆罗多”。这个词的原义是“月亮”,是北印度一个民族的名称。玄奘在斟酌译名时颇费苦心地把“印度”两字与月亮联系上,大约也想到了如何体现“婆罗多”的含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