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13:48

唐代,物质更趋丰富,盛唐时人均粮食五百多公斤,吃法讲求花样翻新,仅一种馄饨,就用二十四种馅,制成二十四种样式。许多面食种类现已失传。烹饪之法传入日本、西亚各国。唐代美食与诗歌交相辉映,李白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白居易的“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等就是写照。胡人食品在长安、洛阳也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西域美女在长安酒店招客的情景,唐诗中亦有描绘,如李白的“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等,很动人。?

  宋代商业始繁荣,茶楼酒肆,勾栏瓦舍,遍及寰中。“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酒类就有五十四种,冷饮多达八十余种。窦苹所著《酒谱》,可视为酒的百科全书。小说《金瓶梅》、《水浒传》中,都可领教吃肉喝酒的场面。诗人苏东坡,既是大文豪,又是美食家。“东坡肉”、“东坡肘子”,一直惠及当今食客。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歌舞升平,不知死活。《梦粱录》所载:“名妓数十辈,皆时装炫服,巧酒争妍,凭样招邀酒客。”可视为“三陪”之先祖,以致诗人林升作“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以慨叹。不过,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朝廷宴请金国使臣的国宴菜单却也并不复杂,冷热菜肴及主食,七八样而已。?

  元代饮食,蒙汉大融合。忽思慧曾撰写《饮膳正要》,介绍了大量关于饮食、烹饪的知识,论证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但也有不少可笑的内容,如“夫妻不和,服鸳鸯一对”等。诗人贡师泰曾写《寄颜经略羊酥》,介绍美味的羊乳制品。蒙古民族对中华饮食的贡献可谓大矣,至今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两样。其一乃涮羊肉,行军打仗的副产品;其二是高度白酒,用蒸馏之法制造。中原一直用发酵酿制之法,度数不高,三杯成大道,一斗合自然。高度白酒的进入,令中国文人武士有了更多豪迈行为。?

  明代手工业作坊高度发达,《宋氏养生部》对各种食品及茶、酒、果、酱的制作作了极为详细的介绍,仅面制品一项,就介绍了四十多种。《红楼梦》中涉及饮食文化的内容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到了清代,饮食文化进入鼎盛时期。“随园老人”袁枚撰写的《随园食单》,仅流行食品就介绍了三千三百二十六种。当时所谓“满汉全席”,可谓熔中国各民族历代烹饪精华于一炉。据说一席菜肴食品多达二百四十余种,一席分为六度,每度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