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总动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3:31:13
请教各位老鸟级别的人物 小弟就要中考了 有没有什么复习的好方法给小弟说一下 或则有什么练习传上来让小的做一下 让在下能考上高中
说得好者 加30分
求啊!!!!!!!!!!!!!!!!!!!!!!!!

(一)中国史——建国后经济建设成就、挫折及认识
1、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搜刮和多年战争的破坏,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1)在城市中首要任务是没收官僚资本并将其转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
(2)在农村中,经过三年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到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实现了根本好转,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一五”期间
1953年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把重心转向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上来,到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中国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同时社会主义工业化也随着“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而奠定了初步基础。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时期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以及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但由于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加上又缺乏建设的经验,中国又未能迅速摆脱苏联的经济模式,因此八大提出的路线和正确方针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工作重心也逐渐转移到阶级斗争上来。受其影响,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左”的错误,如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但通过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4、十年“文革”时期
1966年文革开始,政治动乱很快扩展到经济领域,造成了巨大损失。尽管十年中经济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决不是文革的成绩,相反它是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及广大干部群众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
5、改革开放以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把工作重心再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