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的地理分布与生物学特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2:38:40

【植物/动物形态】
落叶乔木。枝分长枝与短枝。叶簇生于短枝,或螺旋状散生于长枝上,扇形,上缘浅波状,有时中央浅裂或深裂,脉叉状分枝;叶柄
长。花单性异株,稀同株,球花生于短枝叶腋或胞腋,与叶同时开放,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雌球花有长梗,梗端2叉,叉端生一珠座,
每珠座生一胚珠,仅一个发育。种子核果状,椭圆形至近球形,外种皮肉质,有白粉,熟时橙黄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全国各地有栽培;野生于天目山海拔500~1000米的酸性土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
【产地】
全国各地均产。自产自销。
【栽培】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耐寒、耐旱、忌涝。在年平均温度10~18℃,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20℃,年降雨量600~1500mm的气
候及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用种子、分株和嫁接繁殖。种子繁殖:种子秋季采收后,当年播种或翌年春播种,春播需混砂催
芽,播种量每lhm2600~675kg,横向开沟,沟距25~30cm,深4cm,每隔10cm播1粒种子,覆土3~4cm,当年苗高25~30cm,秋季落叶后
可移栽。分株繁殖:从壮龄雌性母树根蘖苗中选留4~5株健壮苗,高lm左右时移栽。嫁接繁殖:在生长30年,长势旺盛而丰产的雌株上
选二至三年生的枝条为接穗,砧木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采用切接或皮下枝接法嫁接。定植,一般早春定植,行株距6m×5m,或
8m×7m,定植前应按树苗大小开穴,穴深40~50cm,宽60~70cm,起苗后如主根过长,可稍加修剪。穴栽,填土浇水踏实,然后培土
成丘。按总数的5%配置雄树,雄树按风向分散栽植,以利授粉。种子发芽后,4~5月除草1次,可追施人畜粪水或氮素化肥催苗。7月和
lO月各除草1次,10月除草后迫施人畜粪水或土杂肥。定植后每年春季发芽前及秋季落叶后,在距主干60~100cm处开环状沟,施人畜粪
水各1次。嫁接后4~5年如分枝过多过密,需适当修剪,以利生长。苗木茎腐病,一般在雨季后发生。病苗基部初现褐色斑块,以后韧皮
部腐烂碎裂,苗木枯死。防治方法,夏季应搭荫棚,插树枝或在行间盖草保墒、遮荫。虫害有铜绿金龟子,每1hm2撤施敌百虫30~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