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8:16:30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说的是李纨,做何解释了?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就此打住,我们来分析这句话: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就可见,贾府,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同时,必有一侥幸之人!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贾家后来又有好结果,这是作者既定方针,一贯思想,读者不要错解作者心。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宝玉,柳香莲。痴迷的枉送了性命,看破的以外,哪个不是痴迷汉。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有人说,这样的结果,应该是家散人亡各奔腾才对,可书之结尾处所交待的结果并非如此,贾家败是败了,并未彻底败,不仅没收的财产得以返还,世袭之爵位也有消息,贾兰更是前途无量,作者到底要说什么?实际上,作者思想是一贯的,主题也是一贯的。

佛法里是不许人堕在二边之见的,执著荣不对,执著枯也不对,荣与枯都是无常梦幻才对。别说贾家,就是那贾雨村,王家,薛家,甄家,也都是荣极而枯,枯极再荣的。作者本意是让人跳出这荣与枯即荣与宁的圈子,不更谋虚逐妄,也即弃假归真。实际上,本书从头至尾,都未离这一主题。写荣时是这一主题,写枯时也是这一主题,荣与枯,在作者眼中都是虚妄不实的,不值留恋的。

小说主人公出家了,黛玉死了,令人爱怜的十二金钗都各自归各自门了,这样的情景,作者就是不令贾家落败,请问读者,读来还有何意思?难道不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吗?活生生一个情字让作者硬给写没了,不正是清了情,诛了欲吗?不正是作者用心所在吗?作者是让人破那情字和欲字,至于那富那贵,作者明显着笔不多,可体会得到?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句话,也有其深意,不可不知。这句话说的是空,说的是无常。贾宝玉眼里,才是如此;惜春眼里才是如此;看破者眼里才是如此。看不破的,哪有如是心境?

宝玉读罢曲演红楼梦,不知所以。警幻叹道:'痴儿竟尚未悟'。只好放如此痴儿,到那红楼里走上一遭,在那情字里面滚上一回,还罢情债后,再看他能否“诛欲还真莲”,看他能否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