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 丝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0:51:55
蛲虫 丝虫是一个吗
急!!!!!!!!!!!!!!!

蛲虫

是寄生于人的盲肠、小肠下段的一种小型线虫,又名蠕形住肠线虫,雌性成虫体长8—13mm,雄虫2—5mm。雌、雄头端均有角质膨大形成的翼。成虫在寄生部位交配,交配后雄虫死去,雌虫子宫内充满卵粒后向下移行。夜间寄主入睡后,雌虫到寄主肛门处产卵,产卵后雌虫多数死亡。偶有雌虫仍爬回直肠。虫卵在外界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经数小时后即变成具感染能力的卵。当患者由于雌虫及卵的刺激用手搔抓肛门时,虫卵可经污染的手指进行自体感染,亦可经衣被、患者用具,甚至空气进行传播,也偶有虫卵在肛门外孵化,然后幼虫再爬回直肠。具感染力的虫卵进入人体后在小肠内孵化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时脱皮两层,至结肠再脱皮一次发育为成虫。自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一个半月左右,成虫寿命2—4周。蛲虫患者多为儿童,特别是在儿童集体生活的条件下易于传播流行。蛲虫也是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患者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会影响睡眠、食欲不振、烦躁、消瘦等症状出现。治疗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家庭及托儿机构的卫生是控制其流行的手段。

实验诊断
采用棉拭子法或透明胶纸法在肛周取材查虫卵是最好的实验诊断方法, 应在清晨排便前进行. 此外, 在粪便内检获成虫或在患儿睡后查看肛周附近有无爬出的雌虫也可确诊, 一般在入睡1~3小时后进行.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microfilaria)。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丝虫已知有8种,即: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Cobbold,1877)](班氏丝虫)、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Brug,1927)](马来丝虫)、帝汶布鲁线虫[Brugia tinori (Partono et al,1977)](帝汶丝虫)、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Leukart,1893)](盘尾丝虫)、罗阿罗阿丝虫[Loa loa(Cobb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