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鹊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1:55:26
前段朋友送我一盆鹊梅,因为是木本的,我没有养过,心想应该比较好养些,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开始掉叶子了,像现在这样三月的天气,渐渐暖和起了,喷了水叶子虽然绿,但有点干,那是怎么回事,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养护?

雀梅,令大多数盆景爱好者既爱又烦的树种。爱的是其苍古的枝干、亮丽的小叶;春之红芽满树,夏之绿荫如盖,秋之碎花淡香,冬之铁骨虬枝。的确,雀梅以其优良的品质跻身于盆景用材的上品之列,自古就有七贤之一的美誉,足见其深受盆景人喜爱之程度。
旺盛生长的先决条件是干身四面出枝。萌芽后的桩材,在造型枝的选留时,应该充分注意这点。即使是无用的干枝顶端造型外枝条,也不应该一次性剪光;留待树势回复后,再根据造型需要逐步剪除。如作一次性剪除,则有可能出现偏枯现象,严重影响桩材的生长和美观。
大家知道,平衡树势对于桩材的生长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使桩材的根、干、枝、叶得到旺盛的全方位生长,在改坯时所遭受的重创的桩材,才可以得到身体的恢复,从而积蓄充足的养分,为将来的整枝造型做好准备。
雀梅的枝法造型:尽量以剪为主,尽量少用或不用金属丝盘扎。
因为雀梅的皮层很薄,缠绕在枝条上的金属丝,会严重影响枝条的养分输送,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枝条的生长衰弱,发展下去,失枝在所难免;
成型后的雀梅,也不可过渡修剪,最多每年两次:一次在梅雨季节,一次在萌芽前最好。
落叶后的雀梅,如作到位修剪以利观赏,应该在冬季结冰之前及时收进室内,因为裸露在外的剪口会在严寒天气情况下结冰,冻坏剪口近处的芽眼,甚至冻死小枝,影响来年枝条的正常萌发。
重度失水,是造成盆栽雀梅失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盆土的湿润,对于盆栽雀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植物在水分亏缺严重时,细胞失去膨压,是由于蒸腾失水量一时大于根系吸水量而引起的。也就是说,盆土内的所含水分等于或低于蒸腾所需水量,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重度失水的盆栽雀梅,虽经补水后可以恢复叶片的生长常态,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植株部分细胞坏死,形成生长停顿。
很多盆友都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失水后的盆栽雀梅经过抢救补水后,虽然没有干枯死亡,但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盆土的干湿周期明显变长,浇水的次数明显减少。究其原因,是因为重度失水后的植株,根干枝部分细胞死亡后,蒸腾及输送能力下降。
由于雀梅独特的生理特性,因部分根干枝细胞死亡而造成的生长停顿,势必会导致相应部分枝托的生长受阻,久而久之,失枝在所难免。其实这也是植物的一种自我调节功能,因为整株的生长平衡被破坏,其就会舍弃一部分枝条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