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假入你是当地的一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3:37:43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虽然流域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O.4%,人口占全国的3%,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国的10%,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6%。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渐趋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水量及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处理水平较低,致使水资源污染严重。1998年全流域骨干河道中,污染严重(Ⅳ类及Ⅳ类以上水质)的河段长度已达77%以上,整个河网已基本被污染。流域内的浅层地下水也已大都被污染。

  二是流域当地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只能依靠引长江水以补不足。现状工情及2000年用水水平下,考虑引用长江水,太湖流域中等干旱年缺水8.6亿立方米,特殊干旱缺水22.2亿立方米。但90年代以来,太湖河网水质恶化,已使长江引水成为困难,若引水不当,将会造成新的污染事故。

  三是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引起地面下沉。由于河网污染和浅层地下水污染,很多原来在河网取水的工厂就地挖掘深井,大量直接抽取深层地下水(承压水)。苏锡常地区和嘉兴地区已形成地下水超采区,并形成了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沉降漏斗区,漏斗中心地面沉降达l米。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不但降低了已建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而且使含水层地下水储量减少,水质变坏,还可能造成海岸侵蚀,滩涂资源减少。

  虽然太湖流域水资源污染问题早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8年底还专门开展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行动”,对缓解太湖水资源质量恶化趋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要真正实现“太湖水变清”的目标,还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办法、采取综合措施来统筹解决。“达标排放行动”强调的是污染源的末端治理。既不管工厂产生多少污水,含有多少污染物,也不管容纳水体有多大水环境容量,只要废水达标,就能允许排入水体。按这种办法治理,即使全流域工业、城镇生活污水(每年43亿吨)真正实现达标排放,按现有径流量进行稀释,流域河网水质仍难达到水域功能的要求,大部分河网水质仍属V类或劣于V类,太湖水也难以变清。

  真正要解决太湖流域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关键要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从配置、节约、保护、治理、开源五个方面去下工夫统筹解决。

  首先,要抓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容量的配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