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分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6:18:30
冯延已 《谒金门》以“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开头,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其妙处在于“吃绉一池春水”,用绉字来表现春水被风吹起的姿态,实则是表现作者的心被这风给吹乱了。以景写情,生动深刻。

先来看看全词: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我认为其实应该这样排列顺序:

1。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2。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3。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4。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以景烘情,是冯之擅也。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放之首位似乎更突出了一个:“乍”字,
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加惟妙惟肖了呢。
妙就妙在: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看似写景实为托人。

先来看看全词: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我认为其实应该这样排列顺序:

1。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2。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3。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4。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以景烘情,是冯之擅也。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放之首位似乎更突出了一个:“乍”字,
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加惟妙惟肖了呢。
妙就妙在: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看似写景实为托人。111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