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从事中医的朋友们关于“血虚”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02:23:14
身上(多在下肢)起了多处象是牛皮癣的东西。身体一些关节部位的皮肤上出现象鱼鳞一样的蜕皮,也不发痒,只是有碍观瞻;去掉之后,露出红红的皮肤,也没怎么用药。这种现象不知何时会出现,也不知道何时就消失了,然后别的部位又会出现。近几年又出现这种现象,不同之处是首先不只局限于关节的皮肤部位,下肢部位多处出现;二是出现部位皮肤发痒;三是该部位严重时内部似乎结有硬疙瘩,去掉这层硬皮厚,甚至皮肤会表皮破裂,渗出组织液。
找了三个皮肤科大夫,一个说是“湿疹”,一个说是“牛皮癣”,一个说是“鳞屑病”,我是彻底给搞糊涂了。最近又找了一个中医,他给我把脉后说我:四肢发凉,爱出脚汗,腰肢发沉,尿液发黄,加上上述的病症,总体为“血虚”,也就是血液温度较高造成的,脉相为“尺度下滑”,属于湿毒症,要排“肾毒”、“心包经毒”等,用上他的10~15副中药即可治愈。我对中医一窍不通,但他说得上述现象确实存在,请问专家:中医的诊断正确吗?治疗方案是否合理?每副中药大概要多少钱?
号脉时也好像说的是“尺关下滑”,反正我也不懂,也没有听清楚
今天准备去取那位大夫给开的中药,一问要60多元钱一副中药。真把我搞懵了,这就是所说的“中药便宜”吗?还有给我爱人开的中药,好像是治疗妇科病的,竟然要90多元钱一副中药。我实在怀疑中药便宜在什么地方?

你好;看看你是血虚吗?
  血虚
  血虚 中医名词。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每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血虚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

  血虚:是血液失常的一种表现,是指血液生成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引起血虚的原因很多,现分述如下:

  引起血虚的原因
  失血过多:因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它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虚证。由于出血过多,日久则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响新血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而导致血虚。
  慢性消耗: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下利等耗伤阳气阴液;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血虚的临床表现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证。
  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血不载气: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

  中医治疗血虚的原则

  首先,“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运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
  其次,气可以推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如气的功能减退,化生血液的功能也就减退,又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虚均伴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