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黑匣子工作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01:20

“黑匣子”(BlackBox)的学名叫飞行参数记录器,主要由飞行参数采集装置、信号储存与读出装置和辅助装置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飞行中最后 30分钟至数小时内的状态参数,诸如高度、速度、航向、倾斜等工作情况记录并转换成数字或电信号保存下来,供分析、判断飞行事故,评定飞机设备的技术状态使用。一般“黑匣子”可以储存各种数据多达300余条。
我们常说的“黑匣子”,其实是整套飞行参数记录器的核心部分,一般被安装在飞机的尾部,有两个重叠的不锈钢饭盒大小。它的外壳是用钛等抗撞击、耐高温、高强度的特种钢制成的,可以承受超过地球重力几倍的冲击力,抵挡高过1000摄氏度的高温,还能抵抗事故性泄露和海水的腐蚀,几乎“百毒不侵”,所以可以将数据从种种困难的环境中记录、保存下来。另外,为了便于搜寻,“黑匣子”的外壳还装有信号发射机或涂有金属反光条,这样灾难发生时,心急火燎的救援人员就比较容易找到它。不过,人们对“黑匣子”的最大“误会”也是由它的外壳引起的。我们常说的“黑匣子”外表其实并不是黑色的,而是国际通用的橘红色,它之所以会一直被人们“更名改姓”,恐怕主要是因为传媒和世人看到的,都是它在经历了剧烈爆炸和高温燃烧后“面目全非”的样子。另外,“黑匣子”可能也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称谓,表达了人们面对这样一个记载着亲人最后信息的小装置时,复杂而痛苦的心境。

每架飞机上,黑匣子通常有两个,它们的学名分别叫“飞行数据记录仪”和“机舱话音记录器”。前者主要记录飞机的各种飞行数据,包括飞行姿态、飞行轨迹(航迹)、飞行速度、加速度、经纬度、航向以及作用在飞机上的各种外力,如阻力、升力、推力等,共约200多种数据,可保留20多小时的飞行参数。超过这个时间,数据记录仪就自动吐故纳新,旧数据被新数据覆盖。机舱话音记录器主要记录机组人员和地面人员的通话、机组人员之间的对话以及驾驶舱内出现的各种音响(包括飞机发动机的运转声音)等。它的工作原理类似普通磁带录音机,磁带周而复始运行不停地洗旧录新,总是录留下最后半小时的各种声音。一次飞行通常要经历8个阶段(起飞、初始爬升、爬升、巡航、下降、开始进场、最后进场、着陆),每一阶段的情况,都瞄不过黑匣子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