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武相关的一个成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3:06:53
A,鸿门舞剑
B,黄梁美梦
C,鸿雁传书
D,画饼充饥

答案C

A项庄 鸿门宴舞剑
B吕翁 黄梁美梦
D卢毓

典故:
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讯。
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古代称信鸽为“飞奴”。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这就是“鸿雁传书”的传说 .

C,鸿雁传书
当年汉朝使臣要求释放苏武,单于说苏武已死,汉使说前几天在鸿雁身上发现苏武写的信,单于很惊讶,就释放了苏武.

斑竹,好像没有一个是耶~~~~

C.

古代鸿雁,是大型的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它们结队排成“人”或“一”字型井然有条向南飞去;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同时鸿雁哀呜令人容易触景生情,平添许多哀怨,也用形容流离失所的灾民。“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出使匈奴,汉后求释苏武回国,匈奴慌称苏武已死。汉使者告诉单于,说汉天子射猎于上林得鸿雁,雁足上系有帛书。匈妈不得已释苏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