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女制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7:03:37
选秀女的问题~

听说清朝某皇帝出了个规定,就是假如姐姐入宫,妹妹就可以免选之类~大概是这样,请问确有其事么?是什么时候规定的?
jiangli198567:
可以对康熙的那条解释的详细点么?比如原文的出处,年代之类~十分感谢!!

到康熙时,满族统治者对汉族文明接受了些,于是规定:“后族近支或母族系宗室、觉罗之女者,均可声明免选秀女。

乾隆年间,上谕命驻防外省的旗员之女,凡同知以下和游击以下的文武官员之女,停其选送,以免往返跋涉之劳。

这样,一些下级官员和兵勇、壮丁的女儿,可以免选了。

嘉庆时,皇帝觉得皇后和妃嫔的亲姊妹,以及她们娘家兄弟的女儿,与众不同,虽不必免选,但应单独排班,慎重考虑。

清代选秀女制度

??清代皇帝的后妃大都通秀女制度产生。

清代皇帝的皇妃来源与历代都不同,它有自己一套独具特点的选秀女的制度。满洲人进关以前,太祖努尔哈赤时代,还谈不上后妃制度,这位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先后纳妻妾十四人,但她们既无封号,也不分等级,皆称为“福晋”。

到了努尔哈赤的儿子太宗皇太极,自立为皇帝并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的时候,才将自己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册立为皇后,这是满清历史上以正式大礼册立的第一个皇后,即史称的“孝端文皇后”。

至于努乐哈赤的福晋之一,也是皇太极生母的孝慈高皇后,实在是后来追封的皇后。

满洲人进关以后,顺治帝福临以六龄天子坐北京金銮殿,到顺治十年第一次选秀女。

清代的后妃制度逐步地完善起来。

清代选秀女,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由户部主办。

开始时,选看的范围很广,无论满洲、蒙古、汉军,只要在旗者,十三岁至十七岁的格格均得参加。

过了十七岁的,谓之“逾岁”,可以免选。

到康熙时,满族统治者对汉族文明接受了些,于是规定:“后族近支或母族系宗室、觉罗之女者,均可声明免选秀女。

乾隆年间,上谕命驻防外省的旗员之女,凡同知以下和游击以下的文武官员之女,停其选送,以免往返跋涉之劳。

这样,一些下级官员和兵勇、壮丁的女儿,可以免选了。

嘉庆时,皇帝觉得皇后和妃嫔的亲姊妹,以及她们娘家兄弟的女儿,与众不同,虽不必免选,但应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