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虎是什么?是怎么出现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7:32:37

动物
  小型毛皮动物。鼬科鼬属。又称艾鼬。人工饲养的主要指欧洲艾虎,分布于欧洲大部、亚洲西伯利亚南部和中国东北、华北及四川北部。上唇、鼻周和下唇为白色,眼周和两眼之间呈棕黑色。被毛暗褐至浅黄褐色,绒毛米黄色。体重可达2千克,体长35~45厘米,尾长12~16厘米。野生艾虎栖息于荒山草原的自然洞穴中,昼伏夜出,行动敏捷,视觉和听觉敏锐。以小型哺乳动物(兔、黄鼠)、鱼、鸟及昆虫为食。10~11月龄性成熟,一年繁殖两窝。每胎平均5~8只,16~20周龄时达成年艾虎的体型和体重。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繁殖期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艾虎怕热,夏季要注意防暑,一般冬季取皮。

  饰物
  用艾做成的虎。旧风俗端午节佩戴艾虎,认为可以辟邪除秽,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每逢节日,人们用绫罗或艾叶制成小虎(艾虎)及粽子,用彩线穿起来。挂于钗头,或系在小孩背上。民间认为佩戴艾虎可避邪除秽。《山堂肆考·宫集》卷十一:“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陈文靘《岁时广记》卷二十一:“王沂公端五帖子云:‘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人物

  《小五义》中的人物,与徐良、白芸生、卢珍、韩天锦结义,上承前辈五鼠,称小五义。是北侠欧阳春的义子,黑妖狐智化的徒弟。绰号小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