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中国古代关于宇宙天地的想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6:02:43

1. 中国古人相信“天圆地方”,就是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2. 相信“天缺西北,地陷东南”,就是说天的西北角残缺不全,大地向东南洼陷,这主要是依据我国的河流绝大部分都是西北流向东南这一现象。
3. 另外,所谓宇宙,古人解释为“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

浑天说:纲领和起源之谜

与盖天说相比,浑天说的地位要高得多——事实上它是在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主 流学说,但是它却没有一部象《周髀算经》那样系统陈述其学说的著作。 通常将《开元占经》卷一所引《张衡浑仪注》视为浑天说的纲领性文献,这段引文 很短,全文如下:

浑天如鸡子。天体(这里意为“天的形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 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水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一百八十二分之五覆地上,一百八十二分之五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之中也,在南入地三十六度,南极下规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也。

这就是浑天说的基本理论。内容远没有《周髀算经》中盖天理论那样丰富,但其中还是 有一些关键信息似乎未被前贤注意到。
浑天说的起源时间,一直是个未能确定的问题。可能的时间大抵在西汉初至东汉之 间,最晚也就到张衡的时代。认为西汉初年已有浑天说,主要依据两汉之际扬雄《法 言·重黎》中的一段话:

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

郑文光认为这表明落下闳(活动于汉武帝时)的时代已经有了浑仪和浑天说,因为浑仪 就是依据浑天说而设计的
在上面的引文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即北极“出地上三十六度”。
这里的“度”应该是中国古度。中国古度与西方将圆周等分为360°之间有如下的 换算关系:1中国古度=360/365.25=0.9856° 因此北极“出地上三十六度”转换成现代的说法就是:北极的地平高度为35.48°。
北极的地平高度并不是一个常数,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