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为什么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0:47:59

王八屁股……
规定!!!
这跟原子半径有关,问老师不比这方便多啦~!

这是由原子外的电子排列规律均定的。
对于各个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由一个逐渐增加。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金属性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增强。

原子序数越大,电子层数是渐渐增加的。
于是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变小(因为距离远了嘛)
所以总的来说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但是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是另外一种解释:
距离相同,原子核内质子数增加,质子多了对外电子吸引力就大了
所以电子层数相同时还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高一化学是只要学原子序数为1—20号的元素吧,你只要把他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列排出来就可以知道了,核外电子数<4的表现为金属性,>4的表现为非金属性,
告诉你看元素周期表,一周期就是一横过去,在一个周期里,从左往右有: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原子序数越大,电子层数是渐渐增加的。
于是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变小(因为距离远了嘛)
所以总的来说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但是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是另外一种解释:
距离相同,原子核内质子数增加,质子多了对外电子吸引力就大了
所以电子层数相同时还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高一化学是只要学原子序数为1—20号的元素吧,你只要把他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列排出来就可以知道了,核外电子数<4的表现为金属性,>4的表现为非金属性,
告诉你看元素周期表,一周期就是一横过去,在一个周期里,从左往右有: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