庑殿顶在哪个朝代被定为“最高级别”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9:48:38
庑殿顶在哪个朝代,或哪个文献/书籍题确定了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级别”?

PS:汉朝、魏晋南北朝的出土文物上到处都在用庑殿顶。
可是刘致平在《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里说从殷商开始就是最高形式了。。。有什么证据吗?从哪里可以得知这样的结论呢?

庑殿顶,即庑殿式屋顶,宋朝称“庑殿”或“四阿顶”,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唐朝时和日本也见于佛寺建筑。

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故宫的太和殿就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则为单檐庑殿顶。

历史
庑殿顶出现的很早,甚至早于歇山顶。在殷商的甲骨文、周朝的青铜器、汉朝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可发现庑殿顶。汉朝的阙楼和唐朝的佛光寺大殿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

直到明清才是最高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