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建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5:27:42
这话题很难理解,是否有高手回答?

  中国科学的社会建制化始于20世纪初。《科学》杂志的出版(1915)、中国科学社的成立(1915)、中央研究院和其后北平研究院的成立 (1928 ),是中国科学社会建制化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科学的社会建制化经历了长期曲折的过程。西学东渐、新学的创办、科学知识的启蒙和普及,为科学社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以后,一批经过西方文化洗礼而冀望报效国家的新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中国科学的社会建制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的科学社会建制与英美的多元分散型的科学建制有很大的不同,它从一开始就具有依靠国家支持的集中型的特点:把国内优秀人才集中起来成为科学研究实体;研究体系、经费保障体系合为一体;成立中央研究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机构。中国之所以选择这种科学建制,与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中国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的科学社会建制化对于旧中国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研成果的取得,对于科学界科学观的建立和转换,以及探索科学的本土化等方面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国家对科学技术事业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和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中国的科技事业走上由国家统一领导的“规划科学”发展道路。中国的科学社会建制所具有的依靠国家支持的计划的、集中型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
  饶有趣味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改变了整个科学技术的面貌,使其从“小科学”变为“大学科”。大科学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系统化、整体化的必然产物。而当时远离世界的中国,在计划的、集中型的科学社会建制下,也走上了颇具特色的发展“大科学”之路,并在一些大科学项目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毋庸讳言,这种建制也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和弊端,这些不足和弊端是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隐忧,而在若干年以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它们又成为科学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科学建制的极具启示意义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