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个典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3:13:20
大概在战国时期,某国法律规定,若有人在外国要见到本国的人被当作奴隶卖的时候可以购买回来
回国后可以凭借购买的单据到国库进行报销

不知道是孔子还是老子之类的圣者,
他有个学生很有钱,经常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把本国的奴隶买回来
但是从不报销,而是自己销毁了单据凭证

这个圣者知道后痛斥了这个学生,学生说他认为这样做是好事
圣者说这是好事,但没有做对,这样就使得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没有效力了

请问这其中具体是谁,是个什么典故啊

鲁国当时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鲁国政府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台一个优惠政策:如果人们将鲁国籍的奴隶赎回的话,不但可以到政府报销赎金,还可以领赏。孔子的学生颜回在齐国赎回了很多奴隶,而他呢,既不去报销也不去领赏,于是就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但是孔子却很生气地告诉他,说他的这个举动将鲁国的俘虏们害苦了,以后没有人敢赎他们了。颜回很吃惊,孔子就又说,你颜回是富有阶层,能用大批的钱赎奴隶并不要报酬,但是大部分的鲁国人没有这些钱,如果他们以后赎回奴隶后去报销领赏,那么人们肯定会拿你作比较,从而瞧不起领赏的人;但是如果不去报销领赏的话经济上又负担不起。颜回醒悟后,马上去报销领赏了。

大概是这样的,

参考:http://hi.baidu.com/derin%DD%E6/blog/item/ae0a89038e416fe809fa93ca.html

大家都很谦虚啊,我找到了另外一个故事。不过两个都有,看楼主要的是哪个?

故事是这样的:春秋(西周)时,鲁国的国君说,凡发现有鲁国人在别国沦为奴隶的,鲁国公民可以花钱赎回,到政府报销.一个弟子在外发现了一个鲁国人在当奴隶,把他赎了回来,回国后却没去找政府报销,鲁国人因此对此大加赞赏.可是师傅却教训弟子说:你这样一做,别人就不好意思去政府报销赎奴隶的费用了,在赎与不赎的问题上就会犹豫,很多在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也就因此不能回国,国家大好的政策就会被你破坏。
那位弟子是子贡,师傅是孔子。这个故事记载于《吕氏春秋·察微》。
原文如下: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贡赎鲁人於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於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就是“子贡赎人”

参考:有谁知道这个典故 漆园叟谁知道这个典故? 请问谁知道这个典故? 谁知道这个典故 谁知道红叶题诗这个典故吗? 关公战秦琼这个成语典故谁知道? 谁知道这个典故或成语? 谁知道这个典故是写谁的? 谁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沧这个成语的典故?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典故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