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月、步非烟、小椴、风哥、萧鼎等新一时代 的武侠与金庸时代的有啥前进?侠义精神有没有新的展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9:07:57
侠义是武侠的灵魂,只有侠义有了进步才能讲武侠有了革命,我期待您的讲述!当然其他的改革一样可以讲

文风和题材都有很大的扩展,武侠与奇幻的结合更加紧密,让人今古实虚任意遨游。同金庸相比,对人性的探讨更加现代化,在挖掘古代的同时更贴近读者生活。当然,目前的写手仍然没有像金大侠那样的蓬勃大气,,或许这些还需要时间的磨练吧。期待他们能写出更精彩的作品。

新派武侠小说是以武为基础,侠为本质的武侠小说,武侠在那时是作为一种套路,所以会有很多人总结出许多模式,譬如“英雄杀嫂”,譬如主人公开始都有杀父杀母大仇等等...
而大陆新武侠是以武侠为题材,武与侠已经退居二线,作品一般更注重对于侠的仁道,人物的塑造,突出一种人性,这一点是对金庸小说的一种传承,由于侠的时代发展,使得侠更多的体现出一种悲壮,一种个体与群体无法相容的凄凉....

回复金庸先生——将执名剑待京华 BY步非烟
日前我对武侠及金庸金大侠的一句“革命”语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足见大家对这一话题的关注。日前蒙文汇报记者在英国采访金大侠时,提到此语,谈论起来,大侠笑言日后到北京,当与我一晤,“当面探讨一些问题”。
我闻此语,不禁感叹,晚辈与金大侠可谓有缘。
这缘分,并不仅仅因为我蹑大侠之足迹,依旧书写侠客的刀光剑影、儿女情长,更自多年前始。那时我刚入北大不久,金老来校开了一场著名的研讨会,我在会上见过金老一面,当面提过几个问题。当时景从云集,金老也没给我完整的回答,心有所憾。
此后因缘际会,我开始了正式的武侠文学创作,笔耕之余,也在默默思考着这些问题,比如武侠的革新,武侠与80后文学的关系等。也正是这些萦绕在脑际的思考,促使我在演讲中不假思索地说出了“革命”二字。
我们必须承认,武侠走到今天,是处在一个危险的边界上。诚然,网络文学的繁荣,使武侠的创作前所未有地拓展开了,但成于斯败于斯,这个拓展,却是太过于自由。而且网络带来的新生事物太多,以至于可以轻易地将武侠淹没。但我们却不能让他淹没,武侠,这曾经是中国文学所独有的一种文体,其实也是中华精神所独有的凝结。
时代至此,我们心中仍有侠义,岂能使斯文垂尽于此?蒙武侠之惠,又如何延续这份命脉?
如何使武侠常新常荣?
如何将你我心中的侠义再焕发出来?
我几度困惑。
我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属于国人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