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为甚么不能统一三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2:11:02

诸葛亮不能统一中国,我认为有这些原因:
  1、出山太晚。东汉末年,四方豪强纷争,欲图霸业,必先占据地盘,广纳人才为己所用。曹操这小子做得不错,早早就回到自己的家乡招兵买马,并吸纳了谋士、能征善战的武将。各路军征讨董卓未果后,曹操就回到自己的根据地,开始兼并各路诸侯,其中,以灭袁绍为最。吴国经孙坚、特别是孙策的扩张和孙权的治理,“已历三世”。而此时,刘备却是东奔西走,到处挂靠,无立锥之地。水镜先生说,他有关、张、赵等一流武将,却无一流谋士。诸葛亮出山时,曹操已基本统一北方,刘备还屈居江夏刘表的地盘。
  2、主不贤。无论是刘备还是刘禅,都不是英明的君主。刘备优柔寡断,意气用事,鼎定荆州、益州时,都反反复复,妇人之仁无法成大业。刘禅虽唯诸葛亮是从,但自身能力极低,是扶不起的。从古自今,在图霸业时,君主都必须有霸气,而在二刘身上看不到。
  3、失荆州和刘备被火烧连营兵败东吴,折军几十万,汉军大将损失不少,的确是个大原因。
  4、蜀中无大将。三国后期,魏国人才辈出,有钟会、邓艾、王睿(灭吴者)等,而蜀中几乎无人。蜀汉有名的大将几乎都是刘备带入蜀中的,本地人才稀少。
  5、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称,魏占天时,吴占地利,汉应占人和。诸葛亮苦苦等待的“中原有变”,在他死的时候都没有出现。中原无乱,蜀汉就无机可乘。
  6、吴国缺乏策应。三国时,常有一国告诉另外一国,去进攻第三国,说是得了土地后平分。汉、吴原本势力较弱,唇亡齿寒。但是,在采取军事行动时,经常是步调不一,不能给魏国以致命打击。这与吴的偏安和吴、汉各怀鬼胎有关。
  7、诸葛亮虽称为智圣,但谨慎有余,胆略不足。的确,诸葛亮只能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否则,如果是对方主动进攻,蜀汉危矣。中国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战役,能以少胜多,在于出奇制胜。然诸葛亮一生用兵十分谨慎,这在正史和演义中多有提及,如魏延提出出奇兵直捣长安,未被诸葛亮采纳。诸葛亮缺乏的就是冒险精神。其结果只能是与魏国打消耗战。魏国地广人多,经济实力强劲,即使单从数据上看损耗较大,但是对整个魏国来说影响不大。诸葛亮只有小胜,几无大胜,未能歼灭魏之主力,未能击垮魏国。

寿命太短了

因为诸葛孔明并没有演义写的那么牛B

演义里的意思,本来孔明是有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