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孔子像 梅花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3:40:31
为什么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里没有孔子画像?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有什么寓意?为什么要学生对它行礼?

旧时私塾都有孔子牌位供学生老师祭拜,鲁迅的老师寿镜吾有点反传统思想所以不设孔子牌位,但又不能彻底免俗市,于是就对着应该放牌位的地方拜一下,将就了.

那幅画中梅花鹿是伏着的,代表“福禄”(伏鹿)

孔子像:

清代潮汕只有私塾,儿童入学要拜孔子爷。孔子爷是一幅孔子画像(站像),挂在壁上,下设供桌。儿童入学时要穿红皮木屐,由家长带去私塾,拜见老师,并拜孔子像。供品是一种由白糖制成的多孔糖食,名叫“糖葱”,是象征甜而通的意思。有一首潮歌说明入学拜孔子吃糖葱的风俗:
“头日糖葱甜,二日竹篦连(挨老师用戒尺打),
三日走去“镇”(躲),四日寻唔见(找不到,指出走)。”
这反映了昔日私塾教书先生的教育方法很差。
又有几句歌谣反映昔年私塾课本都离不开“孔子”,引不起学生兴趣:
“子曰,子曰,(即“孔子说,孔子说”的意思)先生肚困 (肚饿),弟子目涩(打瞌睡)。”
直至本世纪20年代,农村先后办起小学,拜孔子爷也逐步少了。

梅花鹿:

鹿”与“禄”谐音,“鹿:包容“禄”的含义。禄者,俸给,俸禄,高官厚禄也。“禄”的本义是“福”,所以,“鹿”中又含有“福”的寓意。

“梅花鹿”与“梅花榜”有一定联系:清代时,在鲁迅故乡绍兴一带,科举考试之取录名单发榜时是写成“梅花榜”的——每一榜50名,第1名提高大写,第2名排在右下方,余者如是依次按顺时针方向写去,则至第50名时刚好排在第1名的左下方,便构成一幅由人名编织的圆形梅花图案——即被称之为“梅花榜”或“梅花图”。之所以要构成这种图案也寓有象征意义,同“松鹿图”中的“梅花鹿”相仿佛。
考试发榜是“梅花榜”,“松鹿图”中的“鹿”是“梅花鹿”——可见,“梅花”也是那时绍兴读书人美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