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酒令-不语令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02:11
行酒令中的不语令是怎么一回事呢?

现在我们能够知道的唐人酒令名目,约有20多种。例如:历日令、罨头令、瞻相令、巢云令、手势令、旗((方番)番上加撇横)、闪魇(里面的“鬼”换成“手”字)、拆字令、不语令、急口令、四字令、言小名令、雅令(千字文令、诗令、经史令)、招手令、骰子令、鞍马令、抛打令、下次据令、卷白波、《莫走》等等。李肇《补国史》说:“令至李稍云而大备,自上及下,以为宜然。大抵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

在酒筵之上,以类似于某种法律条款的规则为准绳,进行酒令游戏,这些行为,都属于律令。律令是唐代最常见的酒令形式。上述明府、律录事、觥录事等令官,主要就是为实施律令而设置的。

以下几种酒令,均属律令范围:

左右离合令 据《大业拾遗记》:隋炀帝曾在宫中举行小型宴会,行拆字之令,以“左右离合”为令格。当时沓娘侍于炀帝之侧,炀帝说:“我取‘沓’字,为十八日。” 沓娘还令,拆“罗”字为“四维”。炀帝回顾萧妃说:“尔能拆‘朕’字乎?不能,当醉一杯。”萧妃从容答道:“移左画居右,岂非‘渊’字乎?”

言小名令 据《旧唐书》卷69《李君羡传》:唐太宗曾在宫中为武官设宴,以言小名为令格,作酒令。李君羡自称小名为“五娘子”。

断章取义令 据《游仙窟》:唐中宗时,有一张生夜投崔女郎之舍,与五嫂、十娘共行酒令。五嫂宣令说:“赋古诗,断章取义,惟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罚科。”十娘遂命行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诗经.关雎》一章,寓求欢之意。张生还令:“南有(木寥,寥字去掉宝盖)木,不可休息。汉有淑女,不可求思。”——以《诗经.汉广》一章,寓欲求而无由之意。五嫂于是再还令:“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以《诗经.南山》一章,表示愿作津梁,通男女之好。

急口令 据《玄怪录》:睿宗文明年间(公元684年),竟陵郡吏刘讽某夜行至夷陵郡(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入一空馆,见翘翘、紫绥、蔡家娘子等七女郎揖让班坐,设酒行令。一女郎为“明府”,一女郎为“录事”。先是明府女郎举觞酹酒,致祝词:嗣后翘翘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蔡家娘子持杯受罚,口答谐语。嗣后又一女郎起立,宣急口令,规定行令时须传翠簪,翠簪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