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死 语出何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1:28:34
“老不死”一语出自哪本书,原意如何?

语出《论语·宪问》

原文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这是孔子有名的故事。原壤是一个人名,根据《孔子家语》的记载,这个人是孔子的老朋友。

??这里是说原壤在孔子的旁边,大概二人互相取笑,也许是原壤做了(说了)什么不大像样的话。孔子就骂他说,你这个家伙,年轻时对兄弟姐妹不好,没有友爱,一生之中,又没有值得称道的事,人生的成果何在?对人生含糊一世,对自己没有交代,年纪活得这么大了毫无作为。说到这里,孔子就用手杖轻轻敲他的后腿,当然不是狠狠的打,妙就妙在敲他的后腿。是老朋友,没有打他的必要,只是打他人生不踏实,腿跟没有落地,作了一辈子人,只是好比无根的草,与土壤同腐而已。这一段是很有名的,后来常被人们所引用。
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老不死”的了。

出自孔子《论语·宪问》:"老而不死,是为贼"

原句: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意思是在批评孔子的老朋友:
年轻时,对兄弟姐妹不好,
年长时,没有可以称道的事。
年老时,枉自虚度,窃取光阴。

需要说明的是:
此处"贼"是"小偷"不是"强盗"
"老而不死"是向"天"偷命`在孔子时代就是天赐的`所以谓之(偷"天命")的贼(小偷)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老不死一般用来骂人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