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问题 关于平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30 07:01:56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只提这个 水拍 的拍字,这不是平吗。为什么上面的人理解成仄。不是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是仄吗?

“拍”在古代读仄声,确切地说是“入”声,即“入声,十一‘陌’”。

古代是没有汉语拼音的,只有“平、仄、去、入”四声,而且也并非是按照现代的-、/、^、\四声区分的, 现在所谓“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是仄”只是大体上的区分,而古代的“去”声“入”声现在已经没有了,相应的字,基本上按照所谓“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是仄”分到平仄两个声部里。

毛主席的这首诗不仅不平仄有问题,押运其实也有问题,“闲,颜”压韵平声,十五“删”,而“丸,寒”压韵平声,十四“寒”。总之是主席写的,主要还是看意,而不用太过考究其型。

有创意

不是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是仄吗?答曰:不全对。哪本讲格律的书,也不会这样说,没有这么简单。你只懂声调的1、2、3、4。而不懂平、上、去、入。格律诗的平仄与普通话的声调之间不一一对应。
“拍”是入声字,排在《诗韵》入声部第十一陌里面。普通话里没有入声,所以你先得学入声,南方人好办,母语里就有了。北方人只能一个一个去记,没有好办法。

1、拍是古入(属仄)声字。还有一些今平古仄的,如失,德……常用的有几百个。你可以背下来,也可以用工具查http://www.zhgc.com/pz/pz.asp
2、基本格式除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还有: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另外还有拗救,如:三四字互救(仄仄平平仄平仄)等等,所以说不能拿基本的说明一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