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丝绸的介绍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13:44

从今年“十一”黄金周开始,全国唯一留存的蚕神祠——盛泽先蚕祠将再添新成员。祠内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和嫘祖蚕花娘娘三座神像又多了一个朝夕相处的“邻居”——吴江丝绸陈列馆。陈列馆是全国继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之后,第三个展示我国丝绸史的专门场馆。陈列馆上下两层,展示陈列面积不到500平方米,浓缩了吴江千余年的丝绸发展史——

  500平方米“装进”吴江丝绸史

  一进先蚕祠,左边第一间房子便是吴江丝绸陈列馆的“门面”。七个烫金的大字,在阳光的直射下,熠熠生辉夺人眼球。时刻在提醒人们,吴江源远流长的丝绸历史就在眼前。

  顺着陈列馆设定的参观线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御制耕织图》。经过精心复制的图片,挂在墙上,伴着柔柔的灯光,展示着康熙年间尤为鼎盛的耕织时代。特意陪同记者参观的盛泽老文化人周德华,是吴江丝绸陈列馆的主要筹办者。看到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图片,这个出自丝绸世家的老人目光立即柔和起来:“这是丝绸鼎盛时期的真实状况,也是我们从中国丝绸博物馆和苏州丝绸博物馆学来的。”在吴江丝绸陈列馆500平方米的陈列展厅漫步,不时会被一幅图片、一个实物留住脚步。“别看只有500平方米,吴江的丝绸史都被装在里面了。”周德华告诉记者。据介绍,陈列馆总投资110余万元,分上下两层。整个陈列馆以吴江丝绸业的历史发展为主线,分“历史渊源”、“衣被天下”和“风尚习俗”三个部分全面展示吴江丝绸纺织业发展情况。其中,“历史渊源”部分通过声光地图、场景复制、年表等手段展示吴江丝绸纺织业起源及早期发展,“衣被天下”部分则介绍缫丝业、纺织业、丝绸印染和贸易等发展历程,“风尚习俗”部分向人们展出与丝绸纺织业相关的民间娱乐、养蚕风俗、风俗画、诗词等。“在建馆的过程中,我们很注重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展示吴江的丝绸文化。”周德华说。在这里,古老的丝绸文明与现代展示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有史料、实物的陈列,而且,声、光、影等现代化手段,也成为弘扬吴江的丝绸文化的辅助工具。吴江丝绸的发展史,就在不经意间扑面而来。

  一张仿单横跨国门内外

  “筹建陈列馆期间,我们多次到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和苏州丝绸博物馆取经。在最大限度取其所长的同时,充分展示吴江丝绸发展史的特色,争取做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