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华民国的宪法\国旗\国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9:40:41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就确定了以五色旗为国旗,选了国歌,后为了限制总统的权力,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到宪法出台后就得停止.直到1925年曹锟出了<中华民国宪法>为止,这期间就一直用约法吗,袁世凯没出过宪法么.
北伐胜利后,国民政府怎么又改了国歌和国旗,原来的宪法有没改.现在台湾用的还是原来的宪法吗,有没改过.北洋军阀统治期间有没改过国歌和国旗.

另外,当年北京是中央政府,广东先后成立的军政府和国民政府算什么,一个国家怎么可以有两个政府,或者说国民政府是流动政府,已经否定了北京.
等等,请详细说说.

中华民国 国旗 国歌 国花 国徽

  中华民国 国旗 国歌 国花 国徽

  中华民国国旗

  我国国旗是由国父孙中山先生以革命先烈陆皓东先生所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蓝本,加上红色为底色,而形成「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民国十七年,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十二月十七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正式经由国民政府立法通过,颁行全国使用。现行中华民国宪法第六条亦明白规定:「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

  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中华民国的开国史,它所代表的含意如下:

  青色代表光明纯洁、民族和自由;白色代表坦白无私、民权和平等;红色代表不畏牺牲、民生和博爱。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著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也象徵著国家的命脉,随著时间的前进永存於世界;更鼓舞国人与时俱进,自强不息。

  中华民国国歌

  国歌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这是出自民国十三年六月十六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对该校师生所须之训词。北伐成功以后,戴传贤建议将此训词,采为中国国民党之党歌歌词。其后经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公开徵求乐谱,最后以程懋筠谱曲,拔得头筹,民国十八年一月十日中央常务委员会决议:采程懋筠所谱者为党歌,理由是因该歌词极富爱国思想,且曲调庄严和平,雄壮有力,有激发民族意识之效果。

  民国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行政院明令全国在国歌未制定前,一般集会场合,均唱这首党歌以代替国歌。

  其后社会人士认为党歌是勉励党员之训词,只能代表党不能代表国,且全体国民不全然为党员,实有制定国歌之必要。於是教育部行文通令全国,徵求国歌歌词,极欲选出国歌颁行全国。经教育部多次审查,均未能作出最后决定。

  民国二十五年再组成「国歌编制研究委员会」,专门负责主持国歌编制研究事宜,并正式登报公开徵求国歌歌词。经过「国歌编制研究委员会」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