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牧”制度会带来哪些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6:41:42
快啊!
如果不采取“三牧”制度,会有怎样的效果?
(直接回答,不要资料)

内蒙古采取了“三牧”(禁牧、休牧和轮牧)、草场围栏化、草畜平衡制等一系列草原保护建设措施,草原生态开始出现了良性循环的势头。

  内蒙古草原面积为13.2亿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7%,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是目前世界上类型最多、保持最完整的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纪大才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新三牧”政策已经7年了。7年来,西部地区单位面积生物量从3.3公斤/亩增加到8.8公斤/亿亩,增加幅度为167%;中部地区单位面积生物量从16.7公斤/亩增加到36.5公斤/亩,增加幅度为119%;东部地区单位面积生物量从50公斤/亩增加到94公斤/亩,增加幅度为88%,可利用草原的植被覆盖度由2001年的30.59%提高到了目前的36.07%。

  据了解,2006年,内蒙古禁牧面积达2.41亿亩,休牧面积达4.06亿亩,轮牧面积达0.67亿亩。全区最早实施禁牧政策的鄂尔多斯市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70%以上,畜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由2000年的614万头(只)增加到2006年的1500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453元提高到2006年的5308元,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态提高的良性循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