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新城道中 赏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5:40:34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第一联,拟人,东风似乎知道我要出行,于是吹走了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表现了作者非常快乐的心情.
第二联,比喻,把晴空中的大朵白云比作山岭的帽子,把挂在枝头初生的太阳比作铜钲.(钲:古代行军时用的一种乐器.)
第三联:拟人,写了四样景物,别致中自有风情.竹篱边野生桃花笑意正浓,清水旁,杨柳舞动腰枝.
第四联:想象乡野人家的美好和闲适.
整首诗是作者一路行来所见所想,色调明丽清新,充满了愉悦.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第一联:悠悠山行中,停下来倾听溪流的声音,写出一片宁谧的景色.
第二联:写出了作者的思考,其实是将自己比作"散材""疲马",政治生活已让他感到压抑.
第三联:想象在野人的生活,远离尘世,必开一切杂乱事务.
第四联:感慨人生行路难,渴望归田,过一种躬耕的生活.
这首诗没有以景物为主,主要写的是作者的感慨,对人生,对仕途.缺少了上一首的轻松快活,变得很沉重.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注释】
① 新城——宋代杭州的一个属县,在今浙江省富阳县。
②积雨——多日不停的雨。
③絮帽——丝绵帽子。
④铜钲——铜锣。
⑤西崦——山,西面山里。⑥饷——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

【赏析】
此诗描写作者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