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巴厘岛路线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6:51:17

认知进步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使用化石能源,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气候变化等问题因此越来越突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参与拍摄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就是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担心与日俱增的一个例证。

今年,IPCC发布了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以科学成果证明人们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报告预测,从现在起到208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2到4摄氏度,有11亿到32亿人的饮用水可能遇到问题,2亿到6亿人将面临饥饿威胁,每年沿海地区2亿到7亿居民可能遭受洪涝灾害。报告得出结论: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如果得不到缓解,气候变化将引发洪水、干旱和热浪等更多自然灾害。

这份报告像一根划燃的火柴被扔在干草堆上,触发了一场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大讨论。“现在全球各国领导人和民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水平是史无前例的,”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说。

谈判进展

自年初开始,一连串国际高层会议把气候变化列为关键词。

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和谈判,各方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气候变化谈判应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各方应遵循《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

――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不应被忽视。往年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常常只重视温室气体减排,而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适应气候变化问题则往往被忽视,这一点在今年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技术进步和资金投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

然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内部,有关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还存在重大差异,这些在年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得到集中展示。这次会议虽然在经过激烈交锋和艰苦妥协后,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但在2012年后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等问题上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期待行动

尽管“巴厘岛路线图”已经出台,各方达成了不少共识,但要有效落实到行动上,困难仍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