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熹平石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03:36:03
只要是与之相关的都可以拉,谢谢了!

熹平石经

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一称“汉石经”。其字体为一字隶书,故又称“一字石经”。汉代立五经于学官,置十四博士。各家经文皆凭所见,并无供传习的官定经本。博士考试亦常因文字异同引起争端,甚至行贿改兰台漆书经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前。碑高一丈许,广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除《论语》外,皆当时学官所立。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易》、《书》、《礼》三经校记不存,无可考;《诗》用鲁诗本,有齐、韩两家异字;《公羊传》用严氏本,有颜氏异字;《论语》用某本,有盍、毛、包、周诸家异字。共约二十万零九百一十一字。这对纠正俗儒的穿凿附会,臆造别字,维护文字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石碑已毁,北宋以来屡有残石出土。近人马衡汇为《汉石经集存》,存八千余字。考证其源流的有顾炎武《石经考》、万斯同《石经考》和张国淦的《历代石经考》等,可供参考。

熹平石经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背景: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后,儒家书籍被奉为经典,法定为教科书,设专门博士官讲授,成为判断是非标准与决策依据。
儒学被定为官学,必须有一部标准本作为评定正误的依据,然而,皇家藏书楼里的标准本“兰台漆书”却由于腐败而遭偷改。鉴于此,蔡邕向汉灵帝提出校正经书、刊刻于石的奏请,获许。
内容:
儒家经典本为古文篆字所写,历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损失巨大,存世极少,世传多为隶书所记,故称今文经。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夹墙内发现一批以古文书写的儒家书籍,被称为古文经。
由于今、古文经在篇章、文字上都有较大出入,因而产生两大学派之间的争论。
对经文的解说不同,是两大学派之间的根本分歧所在:
今文经学家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其中寓含着他的政治理想和思想精华,可以垂教万世,所以解经多着意于阐发其中的“微言大意”。
古文经学家认为“六经皆史”,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圣人,六经不过是他将前代史料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