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男装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5:18:03

  • 【特点】:罗马服饰作为表示穿着者身份的标志和象征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代罗马的服装总体上和希腊的服装一样有同样的悬垂效果和设计,但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首先,常穿的服装是缝制而不是用别针连接的,而且两边都封闭。其次,用绣花布做成的装饰几乎没有了,服装大胆的造型也不复存在。

  • 【男性服装】:

  1. 托噶:

    托嘎一般为白色毛织物,最初直接裹在筒裙的外面,后来裹在丘尼卡的外面,形状为椭圆形。其穿法是:先把椭圆形布以长轴为中心对折;再把直线的一边作为内侧,把全长的三分之一留在前面,其余的三分之二经左肩披向身后;然后把身后的布松松地从右腋下穿过,回绕到前面来;再把布搭再左肩上,使剩余部分垂在后边;最后把最初从左肩垂在前面的布在胸前提出来一些,适当地形成松坦舒适的衣褶。在初期帝政时代,托嘎还只有希腊的斗篷——克拉米斯那样大小,且男女都穿。后逐渐变大,到共和制时代,托嘎成为男子的衣服,形状接近圆形;到帝政时代,托嘎变成长达6米,宽2米的椭圆形,被作为一种礼仪服。以后随着国力衰落,托嘎也渐渐变得窄小,帝政末期的托嘎窄小得已失去了原有特色,到拜占庭初期,托嘎变成一条宽至15到20米的长长的带状物,公元7至8世纪消失。

    “托嘎”是古罗马时期男性普遍穿着的外袍,托嘎的作用与古希腊的“系玛申”相同,只是形状不同,呈半圆状。而且较大、较重、也较为复杂。普通人穿白色托嘎,官员、神职人员及上层社会十六岁以上的人穿带有紫色镶边的托嘎,绣金紫袍则是官员将军的礼服,也是帝王的传统服装。

  2. 丘尼卡:

    这是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状套头衣。丘尼卡的构成很单纯,用两片织物留出领口和袖口,在两侧和肩上缝合,一般为白色。由于外衣托嘎过于庞大,日常穿用极不方便,因而许多人平常就以丘尼卡作为外衣穿用,必要时把托嘎套在外面。

特点就是原始,用一块布围成的,只是遮羞,相应的点缀很刚性简单,方便古罗马男人做体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