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古文阅读的两个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9:37:21
一篇古文阅读的两个疑问

顺帝末,为侍御史。时所遣八使光禄大夫杜乔、周举等,多所纠奏,而大将军梁冀
及诸宦官互为请救,事皆被寑遏。暠自以职主刺举,志案奸违,乃复劾诸为八使所举蜀
郡太守刘宣等罪恶章露,宜伏欧刀。又奏请□四府条举近臣父兄及知亲为刺史、二千石
尤残秽不胜任者,免遣案罪。帝乃从之。擢暠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
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暠乃手□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
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驰命
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
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暠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
落皆怀服汉德。其白狼、盘木、唐菆、漖、僰诸国,[一]自前刺史朱辅卒后遂绝;暠至,
乃复举种向化。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梁冀,暠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
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暠。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二]
暠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暠、承。太尉李固上疏救
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暠、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详。
比盗贼髃起,处处未绝。暠、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
共饰匿,莫复尽心。”

上面的文段是选自后汉书的五十六卷的,而阳江的一份语文试卷就是考察了这个文段~
断句的是: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译文处对”愧暠临事不惑”是翻译成自愧不如暠的什么什么,那么可否将愧一个字独立断开呢?
还有,对”纠发”一词理解也不明白,前一个纠发如果按照老师解释理解成检举,对应的是官员;那么后面一个”纠发”的对象是贼盗,贼盗又怎么可以检举的呢?我想纠发是不是有一个中肯点的意思在两个地方都可以用,解释得通呢?

不能。

“愧暠临事不惑”是说暠这个人面对大事的时候能够毫无困惑,清晰明了地判断事情,杜乔自愧不如。

如果在愧这里断句,那么后面的“暠临事不惑”作为一个判断句,就显得很突兀了。

关于纠发,你都知道检举这层意思了,再想一下,就能想到“揭发”这个意思了。

前一个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也同意你的意见。

纠发:纠察举发。
“纠”在这里是督察,纠察,检举;“发”是揭露,检举。所以对于官员来说“纠发”是检举,对于贼盗来说就用的是督察的意思。

xsas